close

其實我很了解我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,

有時我甚至會想,我到底適不適合幼稚園這個工作環境,我很嚴肅、對事情的要求一板一眼,這樣的生活態度,對於孩子來說或是有點吃力。我很羨慕有的班級,孩子對老師的關係就像對媽咪一樣 (就是像張老師那樣啦!),但在我的班級,老師就是老師,永遠不會跨過那條溝。可是羨慕歸羨慕,我了解我可能永遠也無法做到如『慈母的』對待班上的孩子,要說母親的角色,也是個『嚴母』吧!自己的班級經營,交流分析派用在我身上可能最後會不倫不類吧!


隨著年齡的成長,再次回到學校進修,對我來說是個轉戾點。研究所的學習模式不同於大學課程,當然也與一般在職進修短期研習活動相差甚遠。它不再著重任何一科的教材教法,而偏向對於某一領域的理論及內容,更深入、更專精的研討,當然對於教學碩士班的學生來說,在職場中的教學相長與理論與實際交互作用下的內在省思,更是一大重點。

我很高興自己能有機會再次接觸班級經營的理念,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,遠超過自己已經做的,在班級經營裡就更遊刃有餘了。在我的成長背景中,被大量的行為主義包圍著,雖然依稀記得每一個成長、求學階段總是不斷的抱怨被成人無理的對待,但是,每當現在坐下來省思自己的教學過程,卻常發現自身不自覺的重複以往所遭遇的模式,用以往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班級。或許,省思是能帶給人成長及改變的,清楚的面對自己才能更進一步的作改變。

說到自己的班,其實對於在教室中自身所營造出來的班級氣氛,基本上是傾向於嚴謹且紀律的,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已經比較大了,一方面也是與自身的個性有關。我會用對待成人的方式對待孩子,用較多的時間來溝通、講道理,用高標準要求她們的日常生活態度,用相信孩子內在能力的態度引導開放自主的學習,這些種種都讓我從孩子身上看到許許多多的驚奇,但我仍要求自己在態度及做法上更加柔軟、更加有彈性,或許我也能離『慈母』越來越靠近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nspr4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